快眼看书

你知道有些鸟儿,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![ 快眼看书 https://www.kuaiyankanshu.info]

快眼看书>庄子 > 第9章 马蹄(第2页)

第9章 马蹄(第2页)

仲尼曰:“丘也尝使于楚矣,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[豚;小猪。食:这里指吮吸**]。少焉眴若[眴(shun,四声)若:惊惶的样子],皆弃之而走。不见己焉尔,不得类焉尔。所爱其母者,非爱其形也,爱使其形者也。战而死者,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[翣(sha,四声):古代出殡时棺木上的饰物,形同羽扇。资:送];刖者之屦[刖(yue,四声):断足的刑罚。屦(ju,四声):用麻、葛等制成的单底鞋,这里泛指鞋子。连续两句都是比喻:战死之人埋葬沙场无须棺木,当然也就用不着棺饰,砍断了脚的人无须穿鞋,当然也就用不着鞋子,意在说明失去了根本外在的东西也就同时失去了价值],无为爱之。皆无其本矣。为天子之诸御,不爪翦,不穿耳;取妻者止于外,不得复使。形全犹足以为尔,而况全德之人乎!今哀骀它未言而信,无功而亲,使人授己国,唯恐其不受也,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。”

哀公曰:“何谓才全?”仲尼曰:“死生、存亡、穷达、贫富、贤与不肖、毁誉、饥渴、寒暑,是事之变,命之行也。日夜相代乎前,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。故不足以滑和[滑和:扰乱和顺的本性],不可入于灵府。使之和豫,通而不失于兑,使日夜无郤,而与物为春,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。是之谓才全。”

“何谓德不形?”曰:“平者,水停之盛也。其可以为法也,内保之而外不荡也。德者,成和之修也。德不形者,物不能离也。”

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:“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,执民之纪而忧其死,吾自以为至通矣。今吾闻至人之言,恐吾无其实,轻用吾身而亡其国。吾与孔丘,非君臣也,德友而已矣!”

译文:

鲁哀公问孔子,说:“卫国有个容貌丑陋的人,名叫哀骀它。男的跟他相处,依恋着不肯离开。女人见到他,向父母请求,说:‘与其做别人的妻子,我宁可做哀骀它先生的妾,’这种女子十几个还不止。从不曾听说他提出过什么倡导,只是经常应和他人。他没有君王的权力以拯救苦难的人们,也没有足够的钱财救济那些饥饿的人们。他那副丑陋的样子,人们见了就害怕。他只是应和却不提倡,见识没有高出世间常人,但是很多男男女女

都围在他的身边。他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。我把他召来看了看,果真相貌丑陋足以使天下的人都惊骇。他和我相处,不到一个月,我就觉得他有高出别人的地方;不到一年,我就信任他了。国家正缺少冢宰,我就要把**委托给他。他漠然无睹,漫不经心而好像有所推辞。我自愧不如,硬是把**交给他做。没做多久,他就辞职离开了,我内心忧虑,若有所失,就好像没有人同寡人享受这个国家似的。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”

孔子说:“我曾经也去过楚国,恰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吸允着死去母猪的**,不一会就表现出惊视的样子,都抛弃母猪逃走了。因为母猪不像以前那样看着它们了,不能和它们一样了。”猪仔们依然爱着自己的母亲,但不是爱她的身体,而是爱主宰其形骸的德性。战死沙场的人,没有棺木就被埋葬了,失去脚趾的人,没有理由再去珍惜曾经穿过的鞋子,都因为没有了根基。做天子的仆人,女的不剪指甲,不穿耳朵眼;普通的人娶了妻子,就不会被外界干扰,可以不再服役。保全形体的人尚且能够让人感动,更何况是德性完备的人。如今哀骀它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,没什么成就而赢得别人的亲近,使别人把**交给他,还担心他不接受,这一定是才性完备而内德不外露的人。”

鲁哀公问:“什么叫做才性完备呢?”孔子说:“死、生、存、亡,穷、达、贫、富,贤能与不肖、诋毁与称誉,饥、渴、寒、暑,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,天命的运行,他们日夜循环更替在人们的眼前,而人的智力并不能测度其由来。所以这些变化不能扰乱和顺的本性,不能侵入纯真的心灵。这就能够使心灵安适顺畅,而不失去愉悦之情,使这种心情能够保持日夜不间断,而与万物同游于春和之中,这就使在与物境接触时,只是客观地反映它而不带任何成心,这就叫做才性完备。”

鲁哀公又问:“什么叫做内德不外露呢?”孔子说:“静如水是静止的极点。它可以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,内心平静如水,外物就不能撼动。所谓道德的修养,就是保全中和之气。所谓内德不外荡,就是万物自来亲附而不离去。”

有一天,鲁哀公把这番话告诉孔子的学生闵子,说:“原先我认为朝南坐着,身为天下君王,掌握国家大权而又关心百姓的死活,我自以为明于治道了。现在我听到了孔子的言论,就担心我并没有实德,只是轻率地花费自己的精力而使国家危亡。我和孔子,并不是君臣关系,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啊。”

--

闉崎支离无脤[闉(yin,一声)崎:曲体而崎行。支离:肢体不全。脤(shen,四声):唇。说:游说]说卫灵公,灵公说之,而视全人,其脰[脰(dou,四声):颈]肩肩[肩肩:细长的样子]。瓮{上

央下瓦}大癭[瓮{上央下瓦}大癭:虚拟人物,形容脖颈上长着瓮{上央下瓦}那么大的瘤子]说齐桓公,桓公说之,而视全人,其脰肩肩。

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。人不忘其所忘,而忘其所不忘,此谓诚忘。故圣人有所游,而知为孽,约为胶,德为接,工为商。圣人不谋,恶用知?不斫,恶用胶?无丧,恶用德?不货,恶用商?四者,天鬻[鬻:养育]也。天鬻者,天食也。既受食于天,又恶用人!有人之形,无人之情。有人之形,故群于人;无人之情,故是非不得于身。眇乎小哉,所以属于人也;謷[謷(ao,二声):高大的样子]乎大哉,独成其天。

译文:

一个跛脚、伛背、豁唇的人游说卫灵公,卫灵公十分喜欢他;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,却觉得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。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,齐桓公十分喜欢他;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,却觉得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长了。

所以,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,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,人们如果没有忘记所应当忘记的东西(形体),而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东西(德性),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。因此圣人游心于虚,把智慧看作是祸根,把盟约看作是禁锢,把布施德惠看作是收买人心的手段,把工巧看作是商贾的行为。圣人从不搞谋权,哪里用得着智慧?圣人不求雕琢,哪里用得着禁锢?没有丧失,哪里用得着施德?不求货利,哪里用得着通商?这四种做法叫做天养。所谓天养,就是禀受自然的饲养。既然受养于自然,又哪里用得着人为!有了人的形貌,不一定有人内在的真情。有了人的形体,所以与人结成群体;没有人的真情,所以是非不会扰乱他的身心。圣人渺小,是因为寄形貌于常人之中!圣人伟大呀,是因为能与天道同体。

--

惠子谓庄子曰:“人故无情乎?”庄子曰:“然。”

惠子曰:“人而无情,何以谓之人?”庄子曰:“道与之貌,天与之形,恶得不谓之人?”

惠子曰:“既谓之人,恶得无情?”庄子曰:“是非,吾所谓情也。吾所谓无情者,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,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。”

惠子曰:“不益生,何以有其身?”庄子曰:“道与之貌,天与之形,无以好恶内伤其身。今子外乎子之神,劳乎子之精,倚树而吟,据槁梧而瞑[艺文类聚八八、御览九五六引“梧”上无“槁”字,郭注亦无“槁”字]。天选子之形,子以坚白[坚白:即坚白论,战国时名家的著名论题]鸣。”

译文:

惠子对庄子说:“人原本就没有情感吗?”庄子说:“是的。”

惠子说:“人如果没有情感,怎么能称作人呢?”庄子说:“虚通之道给了人容貌,天然之理给了人形质,怎么不能称作人呢?”

惠子说:“既然已经称作了人,又怎么能够没有情感呢?”庄子回答说:“你所说的情并不是我所说的情感。我所说的没有情感,乃是说人不要让好恶之情损害自己的身心,应该经常顺任自然而不人为去增益形貌和德性。”

惠子说:“不去人为增益自然形貌和德性,怎么能够保全自身呢?”庄子回答说:“道给了人容貌,上天赐予人形体,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恶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。现在你使自己的精神驰骛在外,使自己的精力劳困,倚着树干而疲惫叹息,靠着干枯的梧桐树而疲困睡眠。大自然授予你形体,你却抱着‘坚’、‘白’的无理言论而争辩不休!”

(本章完)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春秋左传  论语、声律启蒙、孝经、增广贤文  成语故事  容斋随笔  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-比尔盖茨卷  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-韦尔奇卷  百家姓、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、三字经  《司总别跪了,姜秘书已嫁人!》姜眠司煦  《和闺蜜一起穿进仙界救赎文》林黎叶昭  《妈妈是虐文女主》  宋词三百首  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-曾国藩卷  聊斋志异  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  楚辞、千家诗、人间词话、诗品  诗经  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-胡雪岩卷  大学中庸尚书周易  名人名言  元曲三百首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